您当前的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文学文化类 > 社会文化论文

“疫情下的社会文化反思”思辨读写课程设计

来源:UC论文网 作者:未知 2020年11月02日

  【编者按】学习从来不是只关乎书桌、纸本的事情。所谓闭门读书,闭合的是大脑,缺容的是思想。学习的真正发生,有赖于具体情境中的体验。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每一个人都产生了深刻的体验。这种最真实的生活既提供了极佳的学习情境,又制造了丰富的学习内容。疫情初起,学校生活和教学都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课程建设中心倡导全体教师立足学科,基于新的学习情境设计并实施“疫情课程”方案。现撷取语文、思想政治、化学、生物4位教师设计的“疫情课程”方案,以供分享交流。


  摘要: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大背景,开设“疫情下的社会文化反思”思辨读写课程。课程分为阅读与写作两大类,包括“人与自然”和“责任与担当”专题阅读、解说词和标语的实用性写作、议论文写作三大板块。阅读与写作依据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规律穿插进行,引导学生对社会进行反思,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两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疫情社会文化反思思辨读写


  一、学习背景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人民措手不及。人们一方面迅速投入“战疫”,另一方面也在“战疫”的过程中思考由此次疫情引发的诸多问题。比如,人与自然如何共处?当代公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责任与担当?对社会文化应该做何反思?亲历此次疫情的高中生,理应对与此相关的各类信息进行筛选和辨别,进而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


  二、学习内容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分为阅读与写作两大类,主要包括“人与自然”和“责任与担当”专题阅读、解说词和标语的实用性写作、议论文写作三大板块。阅读与写作依据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规律穿插进行,引导学生对社会进行反思。学习活动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两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学习目标


  1.掌握解说词的写作方法。


  2.能够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社会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公民个人应该具备的素养。


  3.掌握标语的写作方法。


  四、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包括:《大自然在说话》视频及解说词文稿、《大地伦理(四章)》(王开岭的《精神明亮的人》)、《“人道”也是一种社会价值》(徐贲的《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舌尖上的中国”和饮食禁忌》(徐贲的《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这样的标语横幅,为什么你写不出来?》、《这一次,日本人给我们开了场诗词大会,我们何以作答》、《文化是怎样一种教育力量?》(徐贲的《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不要让“无论生死”的逆行者孤单前行》、《北京急诊科女医生杨文被害之后:跪着的医生,治不好站着的中国病人》、《白衣人:当一个痛苦的人来见你》(王开岭的《精神明亮的人》)。


  五、学习活动设计


  (一)解说词写作


  1.观看视频《大自然在说话》(约21分钟,可课前完成),记录每一段解说的对象及其目前的境遇等。


  2.阅读《大自然在说话》解说词文稿,补充之前记录的关于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


  3.课堂交流。


  (1)这些自然界中的成员都有什么样的特点?(与人类生存密不可分,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所必需的,是对人类有利的。)


  (2)这些成员目前的境遇如何?(不容乐观,正在受到人类的伤害。)


  (3)视频中的解说词有哪些特点?(以第一人称自述;语言较散文化,富有诗意;重在强调人类对解说对象的依赖;详细说明解说对象对人类的作用……)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初步筛选信息,再阅读文稿补充、完善信息。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通过梳理和整合总结出解说词写作的要点,意在培养学生梳理和整合语言的能力。


  4.补充解说词的相关知识。


  (1)定义。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等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一般采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相结合的形式。


  (2)解说词的写作要领。①突出主题,内容指向要明确,如关爱自然、敬畏自然。②抓住对象说明具体特征,如介绍旅游线路、景点特点,又如解说蝙蝠的生活习性、生存现状等。③语段要有条理、有层次。④语言要得体——少口语,少同音词、多义词,少文言词;多用排比、对偶、反复、比喻、拟人;注意语言的音韵与节奏效果会更佳;要有一定的感染力,能引起强烈的共鸣。⑤注意听众身份,如果是宣传公益类的解说,要慎用专业名词。


  5.课堂写作。模仿影片某一部分的解说词,选择某一自然界成员,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解说词。要求:对解说对象的生存现状充分了解,解说具体;语言风格要模拟影片的叙述风格;300字左右。


  6.交流解说词写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进行二次修改。


  本环节是在之前“读”的基础上进行“写”的训练,目的是讓学生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结合前面总结的解说词写作的特点,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学习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说明复杂事理。


  (二)“人与自然”专题阅读


  1.阅读《大自然在说话》解说文稿、《大地伦理(四章)》、《“人道”也是一种社会价值》《“舌尖上的中国”和饮食禁忌》等群文,筛选信息后,概括作者的观点或情感态度。


  2.阅读思考。


  (1)《大自然在说话》的解说词向我们传递了怎样的信息?


  (2)在《大地伦理(四章)》中圈画出你认为最能触动人心或最有哲理的话语,谈谈你对这些话的理解。


  (3)《“人道”也是一种社会价值》中,作者为什么说对动物的“人道”也是一种社会价值?


  (4)在《“舌尖上的中国”和饮食禁忌》中,作者写了几种对饮食禁忌的理解?你认同吗?为什么?


  3.课堂写作:思考以上问题后,结合疫情,请你就“人在与自然共生的过程中该如何自处?”表达你的看法,形成不少于400字的文字稿。


  4.交流写作(略)。


  通过“解说词写作”,学生对自然界成员的生存境遇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通过写作对这些成员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有了一定的思考。本组学习活动试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反思社会文化中存在的对其他物种生命的不尊重现象,意识到这种不尊重其实最终会反作用于人类自身。学生在活动中要能够归纳和概括相关信息;运用准确、生动、有逻辑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运用批判性思维自觉分析和反思,从而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


  (三)标语写作


  1.阅读《这一次,日本人给我们开了场诗词大会,我们何以作答》,筛选信息并思考:为什么捐赠语如此打动人?


  2.阅读《这样的标语横幅,为什么你写不出来?》,筛选信息并思考:文中作者列举出的这些特色标语有哪些特点?


  3.阅读《文化是怎样一种教育力量?》,筛选信息并思考:作者认为真正的文化教育应该起到怎样的作用?


  4.课堂写作:请你针对疫情下冲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舍身忘我的情形,写一条标语以激励所有人。


  5.补充标语写作的相关知识。


  (1)概念。具有宣传和鼓动、号召作用,以唤起阅读对象爱心和行动等的语言。


  (2)特点。①紧扣主题,主张明确;符合语言环境,贴近宣传对象。②语言表达:力求简洁,字数适中(1—2句);句式对仗,讲究押韵;多用比喻、双关、对偶、对比、排比等修辞;用词精准。③内容:积极健康,朴素可亲;有创意、有内涵,合逻辑、合事理。


  6.交流学生标语写作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并进行二次修改。


  在学生对社会文化进行初步反思的基础上开展本组学习活动,意在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和信息筛选,分析、归纳和概括作者的观点,并由此展开思考,形成对社会文化作用的看法。随之开展的标语写作这一实用性写作训练,意在让学生学会运用书面语言进行符合情境的文明表达,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责任与担当”专题阅读


  1.阅读群文,筛选信息,思考问题。


  (1)《不要让“无论生死”的逆行者孤单前行》中,“逆行者”身上体现出怎样的品质?面对他们的勇气,我们应该怎么做?(“逆行者”身上具备的品质是责任与担当;我们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从自身做起,做力所能及的小事。)


  (2)《北京急诊科女医生杨文被害之后:跪着的医生,治不好站着的中国病人》中,作者认为医患矛盾的根源是什么?应该如何处理医患关系?(医患矛盾的根源:人们对于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不再敬畏,盲目以为在现代医学面前,一切皆有可能,把医生当成神,一旦治不好就是医生的责任。关于医患关系的处理方法:患者和医生都应该正视现代医学的边界;维护医护群体的尊严。)


  (3)《白衣人:当一個痛苦的人来见你》中,作者认为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对生命的尊重、仁爱、体恤;自我严格的修为与操守;博爱与济世……)


  这里除了要求学生通过筛选文中信息来回答问题之外,还要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及公民个体应该具备的素养,包括理性思考、良善之心、宽容之心、责任意识、反思意识等。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还可以设计这些问题:“逆行者”们身上是否体现了医生应该具备的品质?如果他们已经具备了这些品质,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医患矛盾?这些医患矛盾的责任方到底是谁?患者及家属为何会认定救治无果是医生的责任?我们的社会应该怎样引导才能更好地缓解医患矛盾?当我们在面对医患矛盾时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2.课堂写作:阅读和思考以上文章后,请你结合当下社会的状况,给医生、病患、普通民众或媒体等相关主体写一封信;不少于500字。


  3.交流写作(略)。


  基于学生对社会文化已经有相对深入的思考,这组群文阅读进行了思维认知的深入引导。除了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进一步反思社会文化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更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如社会的缺位导致的公民素养的缺失等。在此前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已经意识到,对自然界其他物种生命的不尊重必将导致人类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阅读这组群文,学生可以更清晰地意识到,很多医患矛盾的源头,便是缺乏对生命最基本的敬重。而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要让学生重点思考的问题。学会反思,是个人和社会成长的必经之路。在不断的思考中,学生也会逐渐发现,不仅公民个体需要不断反思,社会也需要不断反思,痛定思痛,去腐生新。学生有了这层认知后,对于责任与担当的思考就清晰了,对于社会与个人应该具备的素养认知也就明确了。课堂写作就是在学生对问题已经有了深度思考和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念。


  (五)议论文写作


  1.结合前面四组活动的学习,在以下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1)100年前,鲁迅说:学医救不了中国人,所以他弃医从文。如果鲁迅先生生活在100年后的今天,在经历了“非典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后,你认为他还会弃医从文吗?为什么?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发表你的见解。


  (2)如果进行2020年“最美医护人员”评选,你会推荐哪位医护人员?为什么?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发表你的见解。


  要求:观点鲜明;论证过程清晰,有明确的分论点;论据充分有力;重点的段落论证结构清晰。


  2.学生交流、点评习作。


  点评角度:标题是否能清晰表明观点,是否有特色;论点是否鲜明;全文结构布局是否清晰合理;重点段落论证结构是否清晰;论据分析是否紧扣观点。


  对于第(1)个作文题——“鲁迅是否会弃医从文”,无论持哪种态度,都要明确,看似写鲁迅的选择,其实是对社会的反思。第(2)个作文题推荐“最美医护人员”,就需要考量个人品质和社会担当。这是前四组学习活动中要学生不断深入思考的问题。所以,这个环节的写作,其实是学生通过书面语言的表达将前面所有活动的成果进行总体呈现。在这个写作活动中,学生可以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发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点评习作环节,学生可以运用口头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进一步训练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

相关文章
UC论文网 · 手机版
https://m.lw8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