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视域下作业管理的实践与反思

来源:UC论文网 作者:未知 2020年12月10日

  同一份作业,完成情况大相径庭,一般有四种情形:一是不交,二是抄袭,三是品质较差,四是品质良好。全面而准确地认识学生完成作业的心理过程并理解各种心理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是有效干预作业完成情况的关键所在,更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应有之义。笔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作业心理模型与作业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作业管理中要实施分层动态管理机制。


  作业心理模型的构建


  人格发展心理学强调作业完成的独立性。人格自立理论认为,人格自立是个体从自己过去依赖的事物那里独立出来,自己行动、自己做主、自己判断、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起责任的过程。人格自立要求学生具有独立解决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的能力。从作业布置到完成的整个环节,可以视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这个意义来说,作业的完成是人格自立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格自立实现的重要途径。而作业抄袭正是人格不自立的典型表现。


  社会认知心理学强调作业完成的社会性。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的活动是认知、行为和环境三个变量不断相互作用的函数。学生的作业过程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过程。如果教师布置的作业太多、难度过大,会抑制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如果作业适切性高、趣味性强,则能够引发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作业管理实践也印证了社会认知心理学的价值。如果教师有发不收、有收不改、有改不馈、有馈不评,学生不交作业和作业质量降低的情况就很明显;反之,教师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馈、有馈必评,在和谐的师生互动、同伴互动、亲子互动和家校互动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灵活性明显增强,作业不交的现象明显减少,作业质量明显提高。


  情感教学心理学强调作业过程的互动性。根据情感教学心理学的观点,教师布置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外来刺激。学生通过认知进行判断,作业符合成长的需要,则会产生积极情感。积极的学习情感对学生认识深化起推动作用,能够加强学习意志,确保作业过程免受外界干扰,在行为上表现为积极主动、严谨认真,最后高质量完成作业。反之,如果作业超过了学生的能力,则会使其产生消极情绪,削弱意志,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拖沓、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完成或质量下降。


  综上可见,通过作业管理提高作业质量的关键,在于积极构建良性社会互动、设计高品质的作业、优化自我意识、促进知情意行之间的和谐互动。


  作业管理模式的创建


  根据教学实践,结合心理学研究成果,筆者凝练出一套作业管理的模式——良性社会互动、分层动态管理。


  良性社会互动。根据社会认知心理学,人与环境的和谐互动促进人的自身发展。在作业情境下,社会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同伴互动、亲子互动、家校互动。


  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里主要的社会关系,是良性社会关系建构的基石。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作业领域里,首先表现为作业布置的适切性,包括作业数量和作业难度的适切性,这是开启基于作业问题师生良性互动的开端。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无疑居于主导地位,布置什么样的作业主要由教师决定。如果教师随意布置作业,作业内容与教学内容不匹配,且未经过精选,有些题目超纲,数量过大,难度过高,耗时费力也难以做出精品作业,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就会降低,进而降低对该门功课的学习兴趣。如果作业布置数量、难度适中,又注意分层,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苹果,学生从作业活动中就会收获自信和自尊,学习情感得以强化,使其对下一轮作业的态度保持积极主动,作业质量自然就会有保证。其次,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作业领域里重点表现为作业的批改和反馈。实践表明,如果教师有发不收、有收不改、有改不讲、有讲不评,则无法在收、改、讲、评四个环节中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不能促进学生认知的深化、意志的强化和行为的固化。有发不收,助长学生的惰性,结果是作业完不成;有收不改,学生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作业巩固和反馈的功能丧失,作业的积极性弱化;有改不讲,作业错题这一非常有价值的反馈信息失效,不利于学生认知深化;有讲不评,学生的成就感降低,同伴互动受到抑制。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定性的关键期,倾向于根据他人的评价来塑造自我意识,并践行他人的评价。反之,有发有收、有收有改、有改有讲、有讲有评,学生在和谐的师生互动、同伴互动、亲子互动和家校互动中就能够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收获的不仅仅是认知深化,而且包括自我优势的优化、学习积极情感的积累、学习意志的强化以及良好作业品行的固化,这是一个全面的提升和发展。


  分层动态管理。基于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笔者所在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城东中学设计了作业分层动态管理方案。具体实施流程为集体设计、分层管理、动态管理、家校互动。


  首先,集体设计是指作业设计以备课组为核心集思广益,每学期的课时作业由具体教师负责,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确定作业内容。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确保作业布置的品质,有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格式、统一的数量,避免无效作业的出现。


  其次,分层管理,建立积分制、表格化的管理方案。100分的作业为精品作业,积3分;90~99分的作业为优秀作业,积2分;80~89分的作业为优良作业,积1分;60~79的作业为合格作业,积0分;60分以下的作业为不合格作业,倒扣1分;不交一次,倒扣1分;抄袭作业,倒扣2分。每次作业情况都要做到班级公示、教师点评,并通过表格的方式反馈给家长。由于作业布置连续进行,每位学生的作业等次会有差别,表现为积分的变化,这就是动态管理。每周根据积分情况将学生分成五个类别,分别是优秀生、良好生、进步生、学习积极分子和加强生。学习积极分子主要指作业独立完成、及时上交,但作业质量相对较差的学生;加强生是指在学习方面需要家校合力加强作业习惯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存在不交作业或抄袭作业的情况。每到周末,家长根据孩子的等次和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者满足孩子的合理愿望。对于作业问题比较严重的孩子,家长则需要进行批评指导。实践证明,通过良好的社会互动和作业分层动态管理,学生不交作业的现象明显减少,作业质量迅速提高,学习兴趣明显增强。


  作业管理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起到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作用。从心理学角度审视学生作业中的不同表现,发现良性的社会支持对于学生作业的完成度与完美度发挥着积极作用。因而,教师要积极调动良性的社会支持,以提升作业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相关文章
UC论文网 · 手机版
https://m.lw8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