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工程技术类 > 工程硕士论文

职业胜任力视角下工程硕士职业资格认证实施研究

来源:UC论文网 作者:未知 2020年10月20日

  摘要:从职业胜任力的角度,选择中国科技大学、东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作为典型案例,对其物流工程硕士职业资格认证实施过程进行研究,发现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以提高职业胜任力为目标,职业资格认证对其职业胜任力进行考核,从而实现了工程硕士的培养和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


  关键词:职业胜任力;物流工程;职业资格认证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3-0088-02


  一、从胜任力角度考察职业资格认证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提高研究生的职业胜任力是核心任务,职业胜任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毕业生获得该专业领域的任职资格。在对物流工程职业资格认证的实施过程进行分析的时候,主要从工程硕士职业胜任力维度进行考察,分别是职业素质、知识水平、综合能力,这三个能力维度分别对应于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过程,即企业合作、课程学习、实践过程这三个环节,考察工程硕士三个维度的职业胜任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我国工程硕士教育与职业资格对接的现状


  工程硕士教指委物流工程领域协作组、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以及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ILT(UK)]等单位组成评价委员会,对培养单位是否具有职业资质认证的申请资格进行审核。合作三方于2005年5月签署合作协议,合格的高校获得职业资格认证授权,其培养的物流工程硕士可以通过合作途径申请ILT证书。截止到2017年9月,各高校累计申报ILT证书622人,通过审核的人数为596人,通过率达到96%。


  三、物流工程职业资格认证实施案例分析


  (一)中国科技大学


  1.知识水平——课程学习环节。在物流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中引入职业资格证书中的核心课程;在课程实施中,组织优秀师资经培训后方可施教,每门课程安排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分别进行授课;在中国科大的专业学位分类改革培养方案中,学校鼓励研究生取得专业领域内的权威从业资格或相关认证。


  2.综合能力——实践过程环节。在以职业实践能力提升为核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构建中,不能对“职业实践能力”本质进行狭隘的理解,将实践能力片面理解成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忽视了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层次,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出现高职高专化倾向。


  3.职业素质——企业合作环节。研究生的实践载体一定要充分发挥双导师制的优势。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立后累计接受近百名研究生赴长航集团实习,部分研究生得以留用并成为该集团的骨干力量,实现了职业素质的提高。


  (二)东华大学


  1.知识水平——课程学习环节。东华大学与上海市物流协会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合作关系。东华大学发现,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对国际物流服务人才、城市物流设计规划和服务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因此,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不仅注意引入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同时重视联系具有国际物流背景的企业。鼓励校内导师参与到与企业的深层次交流中,在实际工作情境中使研究生实现在应用情境中进行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学习,确保知识水平的提高。


  2.综合素质——实践过程环节。为了保障研究生在实践环节中有前瞻性的实践能力能提高,东华大学选择了全球500强企业——英格索兰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建立了东华—英格索兰冷链俱乐部,吸引领域内的相关企业参与到俱乐部活动中,研究生在俱乐部内可以通过企业讲座、参观等形式获取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选择合适的企业深入实习甚至就业。


  3.职业素质——企业合作环节。东华大学建立了学校、导师、研究生三个维度的评价体系,在企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引入优胜劣汰的机制,对于评价较高的实习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保障研究生职业素质提高。


  (三)华南理工大学


  1.知识水平——课程学习环节。学校通过了解认证过程中研究生存在的问题和反馈,完善物流工程领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及时优化相应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培养与认证体系的互动与良性循环,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知识水平。


  2.综合能力——实践过程环节。华南理工大学建立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每年修订培养方案,建立了面向华南地区物流行业的教学培养体系,既保证了理论知识的高度,又保证了有效实践的深度。


  3.职业素质——企业合作环节。为了落实企业合作,华南理工大学一直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其基础是物流工程领域内长期与企业合作、具有丰富的研究项目实践经验的校内队伍。


  四、结论与建议


  每所高校都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实施资格认证工作,对于物流工程行业职业胜任力的培养贯穿于工程硕士的整个培养过程总结如下:


  1.以本校特色为抓手,以培养职业胜任力为目标。每所高校结合自身的发展历史、优势学科或者区位特征,将职业资格认证作为抓手,充分结合自身的优势来完成物流工程硕士的培养工作,其核心是提高物流工程硕士的职业胜任力。


  2.完善的制度建设是职业胜任力培养的保障。各案例高校都做了很好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努力和尝试,保障了物流工程硕士培养工作和职业资格认证的顺利开展。


  3.双方课程有机对接是培养职业胜任力的基础。案例高校都在引入ILT职业资格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优势,全面建设了物流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全面提高物流工程硕士的知识水平。


  4.真实的应用情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力所实现的环境。首先,研究生在实践环节学习应用情境下的职业知识;其次,研究生在实践环节锻炼理论应用能力;最后,学校和企业在实践环节实现深层次的合作。


  5.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职业胜任力的前提。在开展职业资格实践过程中,师资队伍的转变和扩充是一项挑战和至关重要的工作。


  根據本研究,对于这项教育工作在未来的开展中提出以下几项对策建议。


  1.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以职业胜任力的培养为核心。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面向特定职业领域,培养面向特定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胜任力,从而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


  2.培养工作以高校的特色和优势为引擎。在实施职业资格认证时,要以职业需求、实践能力和产学研结合为内涵。依托本校的特色为开展工作的发动机,将本校特色与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相结合,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3.完善制度建设作为职业胜任力培养的保障。制度建设是进行职业资格认证实施的保障,工程硕士培养和职业资格认证之间还是存在较多的差异。首先,二者起点不同,其次,两者的实施过程和培养路径也不同。在两者差异比较大的情况下,完善的制度是保障其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


  4.加强实践环节和双师型队伍建设是职业胜任力培养的基础。加强导师培训工作,把案例编写、案例评价、实践教学等内容纳入导师评价内容。大力发展导师组指导制度,由同领域的校内导师和校外兼职导师建立联合指导小组,实现对研究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关文章
UC论文网 · 手机版
https://m.lw8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