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野彰曾说:“电池技术是复杂又困难的学科交叉领域“但为何研究人员如此之多?

Christybeauty 2021-09-19 09:36 150 次浏览 赞 121

最新问答

  • 如此娇弱

    手机、笔记本电脑、新能源,当我们已经对身边这些“移动”设备更轻便、续航更久的迭代习以为常,昨天公布的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却带来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新视角——锂电池的发明与绿色能源还在进行时。美国德州奥斯汀分校教授约翰·班宁斯特·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纽约州立宾汉姆顿分校教授斯坦利·威廷汉(M.Stanley Whittingham)以及名城教授吉野彰(Akira Yoshino),因在锂电池领域的突出贡献,一同摘得本年度诺奖。回顾他们的贡献,正是一场聚焦能源的产学研接力长跑,而且,包括97岁高龄的古迪纳夫,科学家们仍在赛道上为了更可持续的未来努力向前。


    如何摆脱石油、解决能源,这是上世纪70年代初的石油爆发时科学家们前行的动力,引发了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广泛研究。其中包括发现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新型阴极材料、推出首款可充电锂电池原型样品的威廷汉,发现更适合的阴极材料、并且令电池能更安全、输出电能更多的古迪纳夫,以及优化锂电池性能、与古迪纳夫合作将学术成果转化到产业的吉野彰。


    三人获奖,上海交通化学化工学院马紫峰教授既感到振奋又觉得实属“意料之中”。今年1月,马紫峰为国际学术旗舰期刊Chem撰文——《LiFePO4的前世今生:从基础研究到应用》,阐述了锂离子电池从基础研究到商业化应用的前世和今生,其中就提到这三位科学家里程碑式的贡献。马紫峰教授认为,“三位科学家都解决了‘卡脖子’技术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在相关基础研究上下功夫,通过与企业合作提高了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是真正将科研的意义发挥到最大。”


    “诺贝尔化学奖只要颁给锂离子电池领域,一定绕不开老爷子(即今年97岁高龄的古迪纳夫)。”上海科技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米启兮告诉记者,“另两位得主则体现了诺奖评委会一贯的标准:除了最主要的贡献者,也要奖励‘在黑暗中推开第一扇光明之门’的科学家。”

    浏览 207赞 119时间 2023-09-12
  • yellowmoon27

    因为电池这个领域,只要你取得一点点成就,都是巨大的。

    浏览 489赞 121时间 2023-05-03
  • warmerting

    这是一个新的领域吧,所以比较容易出成绩吧。

    浏览 254赞 109时间 2022-12-26
  • 哈亮亮魔人

    因为这个是比较容易出成果的研究项目吧。

    浏览 369赞 77时间 2022-10-21
  • 且行且珍惜02

    电池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比较高,更具有实际意义

    浏览 334赞 81时间 2021-11-16

吉野彰曾说:“电池技术是复杂又困难的学科交叉领域“但为何研究人员如此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