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写作的个体性特点,对学习写作有什么启发

大眼博奇 2021-09-19 09:47 161 次浏览 赞 87

最新问答

  • 出走的熊猫

    作文大赛”由北京、复旦、华东师范、南京、南开、山东、厦门等七所全国重点大合《萌芽》杂志联合发起共同主办,大赛聘请国内一流的文学家、编辑和人文学者担任评委。除初赛作品要求字数控制在5000字以内,参赛者30岁以下之外,不收取报名费,无任何。“新概念”旨在提倡: “新思维”——创造性、发散型思维,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打破僵化保守,提倡无拘无束。 “新表达”——不受题材、体裁,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反对套话,反对千人一面、众口一词。 “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 比赛分初赛、复赛。初赛沿用一般文学征文地形式,不命题、不限定题材、体裁,字数5000字以下,不曾在公开发表。初赛优胜者参加复赛;复赛设立考场举行。考题由发起主办单位各出多套方案,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并由公证处现场监督和公正。 初赛决出入围奖,入围者来沪参加复赛,由两项分数综合得出最后一二等奖及入围奖。 大赛发展 7年来,“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参赛人数已经从最初的4千人次,逐年递增至7万人次。随着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高校合作力量陆续扩大为13所,清华、浙江、中山、北京师范、武汉、中国也先后加入了联合主办单位队伍。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实行的制度,高校没有命题权和考察权,只能被动接受“高考”结果。对于中学语文教育的误区,《萌芽》在她近50年的办刊过程中,在与广大青年的接触中,在与国内许多一流的学者接触交流中,也越来越深地感受到这一误区的作用:即文学与人文学科后备人才的匮乏。“新概念作文大赛”充分运用了《萌芽》与全国作家学者的天然联系,它的权威性也得到了各高校负责人的首肯,使得大赛获奖者与高校之间通过竞赛建立关联,为日后的人文学科后备人才输送起了重要作用,成为高考选拔人才有利的补充形式,被誉为中国“语文奥林匹克”。第一届大赛,陈佳勇、宋静茹、王越、杨倩、吴迪、李佳、刘嘉骏分别被北京、南开、南京、华东师范免试录取;第二届怀沙、张懿璇、许人杰、陈凯、李一粟、周嘉宁、祁又一、李晶、张尧臣、蔺瑶、刘莉娜、应尤佳、周霓钦、陈安栋、孙佳妮等被北京、清华、复旦、北京师范、华东师范、南京、厦门等提前录取;中山为第五届获奖者王皓舒加20分,第七届又录取了黄锐杰,甚至有一名二等奖获得者也进入了中大。北京甚至通过自主招生,为新概念的获奖者预留名额,先后录取了张思静、钱好等文科可造之才。清华录取了???南开破格录取了第五届获奖者王一波、第七届的一等奖获得者山西附中的张馨月。武汉录取了李遥岑、戴漓力、胡坚。 “新概念”的参赛稿件给文坛来了清新之风。许多作品使评委铁凝、叶兆言等成名作家无法相信这样才华横溢的文章出自中之手。评委会王蒙甚至欣喜地说:“我们可以搁笔了。”作家赵丽宏也发出了“青春的光彩谁也无法扼”的感叹。许多潜在写作的年轻作者被发掘出来,文学的基础人口获得了拓展。今天在文坛上日渐活跃的“80后”作家中就以新概念作家居多。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有“以艺术代宗教”的提法。提出文学要具备人文性、审美性的功能,要能塑造人的灵魂、培养人的精神,孕育人文情。这与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相勾连的,也是“新概念作文大赛”始终要求自己承担的责任。许多当年的获奖者,将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同文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更多的获奖者并没有把文学当成终身的事业或者生存的方式,他们没有当作家、进文科,文学是他们滋养灵魂与情的方式,他们始终是文学的爱好者、阅读者。第二届一等奖获得者艾路读的是清华水利系;李一粟读的是法律系,现在在北大攻读法律研究生;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任良,同时也是奥林匹克化学竞赛的一等奖,最后选择了南京化学系;第四届的郭允,既获得省级数学竞赛的一等奖,又连续两年获得新概念一等奖,他的所爱是哲学;第五届的杜书妍以及同年的刘枫,选择的则是生命科学;第七届的黄锐杰在中大录取他时,允许他自由选择专业,他选择了物理……这和教育界强调的综合素质、和萌芽“让文学成为青年人的精神家园”的办刊宗旨似乎不谋而合。能够成为作家的毕竟是少数,文学更重要的功能可能是让它成为一个人的灵魂支柱。 补充 社会影响 1999年以来,全国的多家报刊杂志报道了“新概念作文”大赛对传统语文教育的发难,引发社会各界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深度思考。连年都能在大赛中拔得头筹的山东省实验中学的语文教学方法,也将随着人们对大赛的关注度,引发教育界的新思考新热点。 韩寒这名当年由大赛发掘出的一等奖获得者、媒体眼中的“高才留级生”所引发的话题,至今是对中国教育界的影响深远的冲击。

    浏览 359赞 57时间 2024-04-14

了解了写作的个体性特点,对学习写作有什么启发